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排列三规律最准确方法 > 新闻动态 > 再忙,你也得偷看一眼未来——2025年的第31本书:《韩信》
再忙,你也得偷看一眼未来——2025年的第31本书:《韩信》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09:52    点击次数:140

图片

今天,是你陪着老周的第1891天!

图片

荐言打天下时,少不得;坐天下时,留不得。关于韩信,我写过不少,比如《他,必须死!》。这位兵仙战神,打仗很少靠肌肉,人家看菜吃饭、量体裁衣,神来之笔的排兵布阵,能激发出将士自己都不知道的潜力,以少胜多对别人来说是奇迹,对他来说,只是家常便饭——他,是“谋战”派的代表人物。你看,他适时向刘邦进献的——《汉中对》。《汉中对》的逻辑起点,是韩信出于转化楚汉双方战略的优劣态势,具体帮助刘邦摆脱被动,争取战争主动权的现实需要——按现在的说法,苦心经营的一切,必须得变现。当时,项羽为霸主,政由己出,兵多将广,实力雄厚,具有压倒性的优势。《汉中对》就是要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,在不利中发现有利,从被动中寻找主动,为刘邦指明发展的方向,奠定以弱胜强、夺取天下、完成统一的基础。老周愚钝,试着来分析一下这一战略决策,高明在哪?一、韩信告诉刘邦——别怕,我们要有信心!韩信把双方的战略条件,进行了综合比对,在此基础上,正确预测了楚汉战争的走势及前景。《汉中对》的高明在于——看清现实、知己知彼。知彼——韩信既看到敌强我弱的客观现实,肯定项羽在诸多方面占有的绝对优势,如他的骁勇善战、地盘广大、众望所归等等,同时,也从项羽貌似强大的表象中,发现了他致命的弱点:1、刚愎自用,不会放权,更不会任用人才,只凭一己之勇;2、排除异己,任人唯亲,“以亲爱王”,导致诸侯不平;3、缺乏战略远见,自动放弃关中形胜之地;4、不讲信用,外加诛杀无度,残暴酷虐,“所过无不残灭”,留给天下人“暴君”的形象,失去了民心。所以,项羽只是匹夫之勇、妇人之仁。面上虽强大,但根基不牢,时日一长,必然会由强转弱,想要击灭他,只是时间问题。知己——刘邦势力虽然暂时弱小,但拥有雄厚的资本,入关后约法三章,对百姓秋毫无犯,赢得了民心归附。未能如约王光中而被项羽赶到汉中一事,反而让刘邦赢得了广泛的同情——这,就为最终战胜项羽提供了可靠保证。通过这样的比较,韩信预见到刘邦由弱转强,夺取天下的乐观前景,从而使处于逆境中的刘邦,树立起了必胜的信心(你看,后来的诸葛亮也是这么干的)。二、韩信告诉刘邦——别慌,我们要往这里打!他正确选择了主要战略方向,夺取战略前进基地,为赢得楚汉战争创造了充分的条件。《汉中对》的高明在于——确定方向,乘隙捣虚。韩信以他的战略眼光,明确提出了刘邦首要的战略主攻方向——夺取关中,还定三秦。事实证明,这一战略选择是十分明智且完全正确的。从兵要地理形势来看,关中地区地理条件优越,作为四塞之地——“带山阻河,地势便利”,“左崤函,右陇蜀,沃野千里。南有巴蜀之饶,北有胡苑之利,阻三面而守,独一面东制诸侯……诸侯有变,顺流以下”。总之,进可攻、退可守,一旦拥有,便可获得极大的战略主动,并可为日后伺机东进、并吞天下创造积极的态势。三、韩信告诉刘邦——别急,我们要看准了再打!韩信说,要及时把握战略进攻的时机,迅速开展军事行动,使“还定三秦”的战略目标尽快得以实现。《汉中对》的高明在于——把握时机,出敌意料。韩信指出了——应该把握好战略进攻时机的几个关键点:1、针对当时项羽后院起火,自顾不暇,无力西向的有利条件,抓住时机,揭开了楚汉决战的帷幕;2、根据关中三位降王——章邯、司马欣、董翳众叛亲离、丧失民心的具体情况,立足于刘邦政治威望高、受关中百姓拥戴的优势,及时把握东进的时机,展开战略进攻;3、针对刘邦部众“思东归”的心理,巧妙利用,让坏事转化成好事,振作了士气,鼓舞了斗志;4、利用汉军明烧栈道造成的无意东进的假象,在项羽放松警惕、戒备松懈时,把握“还定三秦”的战略时机。四、韩信告诉刘邦——别愁,我们要这样打!韩信总览全局后,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实施战略进攻的原则性手段,以确保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。《汉中对》的高明在于——流程清晰、方法可行,落地有声,循序渐进。韩信为刘邦进献了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手段:1、广招贤能,放手使用人才,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,刚柔并济地消灭项羽集团;2、利用封赏这个有利的杠杆,调动将士杀敌制胜的积极性,驱使他们为赢得战争胜利而效命疆场;3、掌控和利用部队士气,充分发挥部队的战斗潜能,战胜攻取,以弱胜强。你看,关于战略条件的分析、战略方向的选择、战略时机的把握、战略手段的运用,《汉中对》都做出了全面辩证的阐述。这一分析,洞察了天下形势,比较了楚汉双方的情况,不仅合乎当时的战争态势,而且也规划了汉王争夺天下、完成统一的战略需要,既有预见性,又具现实性和操作性,能满足当时战争的需要。所以,刘邦欣然采纳——“遂听信计,部署诸将所击。”结果,我们都看到了——不出韩信所料,项羽东归不久,田荣于山东起兵反楚,陈余于河北、彭越于梁地也起而叛楚,项羽后院起火,急于灭火,奔波不止,左支右绌,捉襟见肘,陷入了战略上的极大被动。而,刘邦遵循《汉中对》,乘机部署军队暗度陈仓,迅速平定三秦,夺取了关中形胜之地,为争夺天下取得了战略前进基地,最终在亥下灭了项羽,使之落得四面楚歌、自刎乌江的悲惨下场,从而,在血泊中完成了统一。至于,韩信的结局,是被冤杀的?还是活该被杀?历史尚无定论。但,战神韩信的军事才能——永不朽——他留下的“战法”,不仅是“干法”,更是“成事之法”。写在最后:天下之大,无不韩信之掌握;东宫太小,却容战神以长眠——国士无双,悲呼而终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